首页

在线观看女王调教免费

时间:2025-05-29 11:27:04 作者:习近平的文化足迹丨老街新韵 浏览量:12526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从两会八个高频词看中国

  中新社记者 张素

  2024年中国全国两会11日完成各项议程落下帷幕。八个高频词,向外界传递中国政经动向。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新质生产力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新质生产力位于今年十大工作任务首位。代表委员高度关注如何加快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

  明确主攻方向、把握实践要求、打通堵点卡点……会场“新”声音不断涌现。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委员说,要加快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大发展的体制机制。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代表说,要以举国体制推动“卡脖子”技术突破,使更多领域从跟跑转为并跑、领跑。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中国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释放创新动能的信号。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代表说,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将从根本上重塑产业全球竞争力,要瞄准通用人工智能短板制定规划。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委员说,要让算力落地,让技术进步更好惠及百姓。

  超长期特别国债

  中国拟从今年开始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相关部门正抓紧制定形成具体行动方案。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助于提振信心。辽宁省财政厅厅长姜小林代表说,从去年增发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国债到今年拟发超长期特别国债,体现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将更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循环。

  民营经济

  一系列政策落地见效,持续激发民营经济活力。齐向东调研发现,民营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有一些民营企业在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等方面遇到难题。

  多位经济部门“一把手”两会期间表态加大民企政策支持力度,提出将“最大力度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加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健全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等。中国已启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将利好民营经济。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图为外国记者报道闭幕会。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高水平对外开放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今年的一项重点。两会期间,中方宣布将对瑞士等6国试行免签政策,增进人员往来,密切中外合作。

  从办好进博会等重大展会,到加大吸引外资力度;从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到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举措对推进国际经济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公平正义

  反映司法机关维护公平正义的履职担当,“两高”报告均提到正当防卫制度适用进展,用数据和案例阐明“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

  人们期待更全面更高层次的公平正义,全面依法治国向纵深推进也有了相应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说,今后一年立法计划包括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制定社会救助法等。

  文旅热

  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逾6300亿元。三亚的浪花、泉州的簪花、上海的“繁花”、“尔滨”的雪花……面对文旅热,代表委员也就文旅产业如何避免“昙花一现”开展审议讨论。

  哈尔滨市市长张起翔代表说,要推动旅游全季繁荣。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委员说,要健全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市场主体培育和商业环境。

  融合发展

  经过多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车畅人兴财旺”。各界期待大湾区融合提速,代表委员积极发声。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李慧琼代表建议,推出大湾区城市间“一签多行”“一周多行”旅游签。全国青联副主席罗奕龙委员看好大湾区教育、医疗等融合潜力。

  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从偏重经济往来逐渐向社会、文化等各领域深化。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代表说,大陆方面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已较为完备,下一步关键在细化落实。(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铁集团:今年以来,全国新开通铁路专用线59条

湘江之畔,古韵新风。始建于明朝的建筑“万楼”,如今成了湘潭新人们步入婚姻殿堂的“见证者”。自2023年雨湖区民政部门在万楼景区设立古楼婚姻登记中心以来,已有1000多对新人在这里“领证”。

中办:做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提名评选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结果,也是保证文明连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离不开坚定的文化自信。

“深蓝宝藏”见证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从乡村蝶变看“千万工程”的山西高平实践

新政迭出,买房时机到了?

不仅是在黄骅,为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沧州市坚持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对旱碱麦种植土地改造、新品种应用选择、播种管理、生物有机肥施用等全过程生产技术标准深入研究,实行了统一标准、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模式,确保了旱碱麦品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